网络欺凌最常被定义为通过数字媒体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在短信中反复称呼某人的名字,在社交媒体上对某人进行威胁,或者在玩网络游戏时取笑某人,这些只是网络欺凌的几种方式。
大多数人认为网络欺凌是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事情——他们认为这是中学校园霸凌的麻烦,它延伸到教室之外。
然而,网络欺凌并不局限于青少年。它也发生在大学、工作场所和成人社区。
电子攻击
疾控中心创建了一份关于“电子攻击”的报告,其中包括广泛的行为.电子攻击包括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即时通讯、短信或博客发生的骚扰或欺凌(戏弄、撒谎、取笑他人、发表粗鲁或刻薄的评论、散布谣言或发表威胁或攻击性的评论)。
以下是他们发现的统计数据:
- 9%到35%的年轻人说他们曾是某种电子攻击的受害者。
- 收到攻击性即时信息的受害者中,有64%的人表示,他们在亲身经历中认识施暴者。
- 32%的受害者表示有人对他们发表了粗鲁或恶毒的评论。
- 13%的人说有人在网上散布关于他们的谣言。
- 14%的人说他们曾受到威胁或有人发表过攻击性言论。
初高中学生
有很多方法儿童可能会受到网络欺凌.同伴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发送威胁短信或传播不友好的谣言。或者,恃强凌弱者可能会假装这样做和受害者做朋友试图获取个人信息或照片,之后可以用来羞辱个人。
根据BullyingStatistics.org,以下是关于初高中学生网络暴力的事实:
- 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网络欺凌事件被报告给执法部门。
- 十分之一的青少年报告说,他们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拍摄了令人尴尬或有害的照片。
- 大约五分之一的青少年曾向他人发布或发送自己的性暗示或裸照。
- 只有十分之一的青少年告诉父母他们是否曾是网络欺凌的受害者。
- 超过一半的青少年在网上受到过欺凌。
- 超过三分之一的年轻人在网上受到过威胁。
- 超过25%的年轻人曾多次通过智能手机受到欺凌。
大学生
网络欺凌不会随着高中的结束而结束。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到大学。
2010年发表在该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程序-社会与行为科学调查了439名大学生关于网络欺凌的情况。以下是他们的其他发现:
- 22%的学生在大学里被网络欺凌。
- 38%的大学生认识曾被网络欺凌的人。
- 9%的大学生承认曾网络欺凌他人。
他们发现网络欺凌行为中没有明显的性别或种族差异。
自杀统计数据
网络暴力与各种负面影响.2014年的一项研究将其与焦虑、抑郁、药物滥用、睡眠问题和身体症状联系起来。
有许多流行的媒体报道强调了一个人在被网络欺凌后自杀的故事。然而,直到最近,关于网络欺凌是否真的会增加人们自杀的可能性的研究还很少。
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表在卫生经济学杂志研究了网络暴力和自杀之间的联系。以下是研究人员的发现:
- 网络欺凌使自杀企图增加8.7个百分点。
- 网络欺凌使自杀念头增加15个百分点。
- 网络暴力下降1%,每10万人的致命自杀率就会下降11人。
- 网络欺凌的法律导致网络欺凌受害者减少7%。
总体而言,网络欺凌增加了受害者自杀的可能性,尤其是男性。在女性中,网络欺凌尤其有可能增加非致命的自杀行为。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有自杀的想法,联系全国预防自杀生命线在988寻求训练有素的咨询师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你或你所爱的人处于紧急危险之中,请拨打911。
工作场所的网络欺凌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依赖电子通信,许多人在工作场所受到网络欺凌。研究人员发现,工作场所的网络欺凌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欺凌。
职场网络欺凌可能发生在办公室内外。受害者可能在工作时间之外接受电子通讯,使他们无法逃脱折磨。
职场网络欺凌有多种形式。它可能涉及贬低受害者的社交媒体活动或博客。它还可能涉及将私人信息暴露给公众的威胁。
许多人被匿名的同事网络欺凌。这让受害者特别沮丧,因为他们不确定谁是针对他们的。
一项2017年的研究发表在计算机在人类行为中的应用有报道称,职场网络暴力与压力增加、身心健康下降、情绪问题、工作满意度下降和表现下降有关。
2016年谢菲尔德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
-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80%的人在工作中经历过网络欺凌。
- 14%到20%的人认为他们在过去一周成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
来自Verywell的一句话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被网络欺凌了,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动。如果可以的话,阻止欺负你的人联系你。联系老师、管理员或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向他们汇报发生的事情也很重要。根据你所在地区的法律,打电话给警察也是有必要的。如果这种情况对你的精神和身体健康都造成了损害,就去找医生谈谈。推荐给治疗师可以帮助你处理你的经历,并帮助你采取措施让自己感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