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的孩子善良的方法

如何教孩子善待他人(以及为什么你应该这样做)

男孩们在沙发上共用耳机和手机
盖蒂图片/JGI/杰米·格里尔

“你能相信她穿了什么吗?”“你不觉得他很胖吗?”“为什么会有人想和她做朋友呢?”“他很丑。”

像这样的评论——或者更糟——在孩子们甚至成年人中并不少见。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时代网上的照片和帖子可以从陌生人和熟人那里获得几乎即时和匿名的评论。这些反应可能是粗鲁的、伤人的,甚至是恶意的。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是父母教育孩子善待他人

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善良

今天,评判别人似乎是太多人的一种行为。评论别人太容易了,不管他们是名人还是普通市民。不友善并不新鲜;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对彼此残忍。但今天,人们对他人的判断和批评的便利性、速度和匿名性是前所未有的。站在科技和社交网络前沿的孩子们正在从他们周围看到的东西中学习。

孩子们也往往无法看到更大的图景。因为年幼的孩子通常只关注眼前的事情,往往不会想得太远,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卑鄙、排斥或欺凌等行为对其他孩子的全部影响。和孩子们天生以自我为中心这意味着他们并不总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或者有意识地去思考别人的感受。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天生就不友善。

孩子们天生对别人有同理心,想要帮助别人。父母、看护人和老师可以利用我们与生俱来的这些自然本能,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善良。

父母鼓励孩子善良的方法

为了培养孩子的善良,试着把这些做法融入你的日常生活中。

1.善待他人

年幼的孩子需要被提醒要试着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让你的孩子试着记住,在谈论别人之前要三思,并花时间考虑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了这些话,他们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他们发现有人在嘲笑他们的穿着,或者批评他们做数学题不够快,他们会作何感想?他们是希望有人因为他们的努力而表扬他们,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对事情而贬低他们?他们是想让别人称赞他们做得好,还是想让别人取笑他们?教学移情是教会孩子善良的关键部分。

2.如果你不能说些好听的话……

如果你对某人没有什么好话要说,那就什么也别说,这句谚语对孩子们来说是一堂很好的善良的课。教你的孩子养成只说积极的事情的习惯——那种会让人感觉良好而不是悲伤的事情。当他们对某事有负面看法时,教他们保持沉默。例如,如果他们的朋友问他们是否喜欢一幅画,他们不喜欢,他们可以练习找到积极的东西。“我喜欢你用的颜色”或“你做了一个漂亮的大房子”或类似的话都很好。他们不应该提到他们不喜欢的地方。另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同学不擅长运动,你的孩子可以鼓励和赞扬他的努力。

3.友善的言语和微笑

让孩子养成友好的习惯,对别人说些好话也是个好主意。也就是说,孩子应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基本知识陌生人与熟人危险也应该知道如果他们迷路了)。让你的孩子看到你在超市对收款员说祝他们今天愉快,感谢服务员为你服务,或者称赞邻居在花园里辛勤劳作。

做一个好榜样,试着对你每天接触的人好一点。成为你想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行为。

4.谢谢,请,还有更多

教学良好的举止,比如尊重他人,恰当地问候别人礼貌地与人交谈,也是培养一个善良的孩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你和你的孩子住在一起,你会收获在你的家里有一个愉快和善良的人成长的好处。

5.防止破坏

善良的孩子也是慈善的孩子,他们知道父母不可能为他们买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并且理解为什么他们不应该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并且有耐心,感恩和自我控制。如果你想教孩子善良,确保你不这样做溺爱你的孩子

6.欺凌和网络欺凌

要非常警惕网络欺凌的危险,既要警惕你的孩子在网上看到和阅读的内容,也要密切关注他们写的和分享的内容。了解欺凌以及该怎么做预防和制止欺凌行为

7.善待你的孩子

即使你很累很沮丧,尤其是当你很累很沮丧的时候,试着用一种友好的方式和你的孩子说话。用爱约束自己,在他们失意时给予支持,一如既往地善良。

8.善良是会传染的

同样,那些可能天生不倾向于欺负别人或刻薄的孩子可能会在别人这样做的时候加入进来。如果你的孩子能树立一个善良的榜样,它也可能传播到他们的社会群体。

9.善良会让孩子感觉良好

当你鼓励孩子的善良时,他们不仅会对他们生活的世界感觉更好,而且对自己也会感觉更好。这就是问题所在培养一个好孩子谁是善良的:善良不仅会提升你的孩子和周围的人,它会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快乐和有爱心的人。

12个来源
华体会体育吧Verywell Family只使用高质量的来源,包括同行评审的研究,来支持我们文章中的事实。阅读我们的编辑过程了解更多关于我们如何检查事实,并保持我们的内容准确,可靠和值得信赖。
  1. Geiger AM, Sabik NJ, Lupis SB, Rene KM, Wolf JM。感知外观判断调节社会交换的生物应激效应杂志Psychol。2014; 103:297 - 304。doi: 10.1016 / j.biopsycho.2014.10.005

  2. 林·s·沃克斯。为什么人类是残忍的

  3. 刘国强,刘国强,刘国强。青少年中的网络欺凌、心理健康和暴力以及与性别和种族的关系:来自2015年青少年风险行为调查的数据全球儿科健康。doi: 10.1177 / 2333794 x19868887

  4. 刘国强,刘国强,刘国强,刘国强,刘国强。儿童自恋的起源美国国家科学促进会。2015, 112(12): 3659 - 62。doi: 10.1073 / pnas.1420870112

  5. 里斯H。同理心的科学J患者实验。2017; 4(2): 74 - 77。doi: 10.1177 / 2374373517699267

  6. 李国强,李国强,李国强,李国强。儿童共情发展量表(KEDS):对小学学龄儿童共情的多维测量[J]发展心理学。2013; 31 (Pt 2): 231 - 56。doi: 10.1111 / bjdp.12002

  7. 墨菲J, Zlomke K。课堂上同伴的积极报告:干预程序的回顾行为和肛门练习。2014; 7(2): 126 - 37。doi: 10.1007 / s40617 - 014 - 0025 - 0

  8. 罗兰·L,库里·OS。一系列的善意活动可以提升幸福感J社会心理学。2019, 159(3): 340 - 343。doi: 10.1080 / 00224545.2018.1469461

  9. Schipani D。父母不要溺爱你的孩子

  10. StopBullying。如何防止霸凌

  11. Sege RD, Siegel BS。有效的纪律培养健康的孩子儿科。2018, 142(6)。doi: 10.1542 / peds.2018 - 3112

  12. 扎基J。科学美国人善良蔓延

通过凯瑟琳•李
凯瑟琳·李是一位育儿作家,曾任《育儿与职场母亲》杂志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