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欺凌不是没有后果。事实上,欺凌常常对被欺凌的人产生持久的影响后果可以持续一辈子。被欺凌的青少年和儿童通常会与焦虑、抑郁、产生自杀的念头和低自尊多年后的欺凌早已结束。
为了应对这些负面后果,一些孩子甚至诉诸于自残行为,如割伤或烧伤自己。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关于自残和欺凌的一切。
什么是自残?
当大多数人想到自残或自伤时,他们想到的是割伤。但根据国家精神疾病联盟,任何时候有人故意伤害自己,这被认为是自残。有些孩子诉诸于自焚、拔头发或抠伤口。甚至有一种数字自残的趋势,孩子们在网上匿名发布关于自己的伤害性内容。
自残几乎总是精神痛苦的表现。很多时候,自残的青少年可能将这些伤害性行为作为一种应对不舒服情绪和痛苦记忆的机制。由于割伤或烧伤会留下疤痕,而且通常会被别人注意到,自残会导致强烈的羞耻感,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会让青少年陷入一次又一次伤害自己的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自残不是一种精神疾病。相反,这是一种行为,表明这个人需要发展更好的应对技能。然而,有几种精神疾病与自残有关,包括焦虑、抑郁、饮食失调,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边缘性人格障碍。
为什么青少年会自残
总体而言,自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美国有超过15%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有自残行为。尽管人们自残的原因有很多,但很多时候是为了缓解压力和紧张。青少年和年轻人可能进行自残的其他原因包括:
- 当他们感到麻木或空虚时,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一些东西
- 屏蔽痛苦或沮丧的记忆
- 释放压抑的或压抑的感觉、情绪和挫折
- 因为犯了错误或没有达到某些标准而惩罚自己
- 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 证明他们需要帮助
欺凌和自残之间的联系
研究表明,经历欺凌与年轻人自我伤害行为的风险增加有关。事实上,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5到12岁之间经常被欺负的儿童伤害自己的可能性是没有被欺负的儿童的三倍。
与此同时,另一项研究发现网络欺凌自我伤害、表现出自杀行为、有自杀念头和试图自杀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两倍多。
然而,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也注意到,虽然被欺凌的受害者自我伤害的风险因素增加了,但大多数被欺凌的青少年不会诉诸于自我伤害。
基于这个原因,他们建议那些与受欺负青少年打交道的人确定哪些青少年最容易发生自残行为。导致自残的其他风险因素包括:在贫困环境中长大,有心理健康问题,有自残家族史,低智商,以及虐待.
父母可以做什么
如果你怀疑你的孩子有自残或容易有自残行为,重要的是你打开沟通的渠道和你的孩子一起了解自我伤害行为的迹象。一般来说,自残的孩子更有可能:
- 是否经常割伤、擦伤、烧伤、抓伤或疤痕
- 表现出饮食失调的迹象
- 即使在炎热的天气也要穿长袖和长裤
- 为他们的受伤找借口
- 房间里或包里无故有尖锐物品
- 与自残的人保持友谊
- 自尊心低
- 与抑郁症、饮食失调或创伤后应激障碍作斗争
- 滥用药物或酒精
- 表达强烈的感情比如愤怒、绝望或孤独
你还需要确保在与你的孩子交流他们的自残行为时,你不是在评判他们。相反,试着去理解他们伤害自己的动机是什么。倾听他们想说什么,不要试图解决问题,说教他们,或要求他们停止。自残不是青少年可以像灯一样开关的东西。他们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记住,你的孩子正在经历的情绪有时是非常痛苦和压倒性的。虽然需要一种方式来释放强烈的情绪是完全正常的,但自残并不是一种建设性的方式来应对不舒服的感觉。因此,你需要找到一个合格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士来帮助你的孩子,不仅要结束这些行为,而且要从欺凌中痊愈或者其他困扰他们的生活事件。
咨询师可以帮助你的青少年确定他们为什么伤害自己,也可以帮助他们发现为什么他们可能想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他们还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找到其他更健康的方式来应对他们的感受,以及解决他们潜在的情绪或任何共同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或抑郁。
来自Verywell的一句话
知道你的孩子经常故意伤害自己,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有了你一贯的支持、定期的沟通和持续的耐心,你的孩子会度过这种情况,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要做到这一点,你的孩子需要一个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的咨询。
通过你定期的咨询和支持,你的孩子可以学会更健康的应对方式,建立他们的自尊。你也可以让你的孩子连接到自残危机短信热线,让他们知道当他们想要自残时,可以给家里的741741发短信。他们将与训练有素的倡导者联系,帮助他们制定健康的应对机制,防止他们重拾旧习惯。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Sherri-Gordon-1000-9b857b46047148108c1f2fb50bee6e51.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how-bullying-increases-risk-for-self-harm-in-teens-5113689-final-480b43c5ff8340f5bc0b527835775d01.pn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Sherri-Gordon-1000-9b857b46047148108c1f2fb50bee6e51.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what-are-the-effects-of-cyberbullying-460558_color1-5b50c42946e0fb0037b84d00.pn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iStock-536656230-58dcf7835f9b58468356e651.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GettyImages-79444781-570e8a1b5f9b5814088fb113.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iStock-611594616-5a5e7069ec2f6400376262b6.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166346628-56a13d8c5f9b58b7d0bd54ce.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iStock-507171444-5956526c5f9b5815d94821ad.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GettyImages-150638826-56aa882c5f9b58b7d007f41a.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GettyImages-901895052-5c0d31f74cedfd0001ad2ea6.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GettyImages-557096907-579a41103df78c32762c7c8b.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GettyImages-122061386-58d534565f9b584683d8ea50.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KevinDodge-4dd5aa81eda84d1fa38ecaa148bf3533.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179414586-56a6f4513df78cf772911a07.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GettyImages-554392719-5772db343df78cb62cbbf98b.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iStock-471813725-59a41f1022fa3a00106f6c63.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475152121-56a6f4293df78cf77291198e.jpg)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iStock-682968860-5a94871eff1b780036ff3ac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