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形成一种道德感——这些原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如何看待正义。他们的核心信念,气质,生活经历都会影响他们的道德感。
每天,你的学龄前儿童都被引导他们道德发展的人和情况所包围。无论是学校操场上的另一个孩子,还是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情节,经历都会塑造他们的观点。
作为父母,你可能想要对你的孩子如何发展他们的是非意识和灌输你认为重要的价值观产生一些影响。然而,当涉及到道德引导你的孩子时,知道什么年龄合适并不总是那么容易,甚至不知道如何开始。
什么是早期道德发展?
2岁左右,孩子们开始感受到道德情绪,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蹒跚学步的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受到后果威胁的激励。因此,在他们道德发展的早期,你可能会看到他们更关心被惩罚而不是另一个人的感受。
然而,如果你的孩子看到另一个孩子心烦意乱,他们也可能开始表现出同理心的迹象。但同理心通常在接近4岁或5岁时才会发展起来。
如果蹒跚学步的孩子似乎不在乎他们是否伤害了别人,不要担心。在你的引导下,同理心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
虽然学龄前儿童不会做出改变人生的决定,但他们每天都会做出一些小的道德选择
- 即使我不想和朋友分享我的玩具吗?
- 我打不跟我玩的人吗?
- 因为我想玩我妹妹的玩具,我应该把她的玩具拿走吗?
- 我插队是因为我不想排队吗?
- 我要趁爸爸不注意偷偷吃饼干吗?
虽然你的孩子会经常违反你的道德准则,但每次他们越界都是一个帮助他们学习的机会。你采用的纪律策略,与你用来教他们明辨是非的主动策略相结合,将指导你的学龄前儿童的道德发展。
做好准备
教育孩子道德包括表扬和责任。因此,从一开始就明确期望可以为成功奠定基础。
明确道德观念
研究表明,孩子们在5岁或6岁左右开始理解“故事的寓意”。但是,学龄前儿童不太能够从别人的故事中获得人生教训。这个概念太抽象了。
所以在道德方面非常具体是很重要的。说一些具体的话,比如,“我们不拿别人的东西,因为拿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这样做会伤害别人的感情,而我们的工作是善待他人,而不是伤害他们。”
当你的孩子对道德的理解增加时,开始要求他们在故事中找出人生教训。阅读各种课程的书籍和观看故事,检查你的孩子是否理解他们如何将这一课程推广到自己的生活中。
密切监控孩子接触到的物质。违反道德规范的视频、书籍或游戏可能会对你的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表扬
表扬孩子因为他们做了什么,而不是他们是谁。所以与其说“你是个好女孩”,不如说“帮奶奶搬杂货干得好。”你这么做很善良。”
当你的孩子决定分享,安慰别人,告诉真相,或帮助别人的时候,要注意。表扬你的孩子表现出这些亲社会的行为。当你指出积极的选择时,你的孩子会变得更有动力保持良好的学习。
让他们负责
每个人都会犯错,所以重要的是要让你的孩子知道这是没关系的。然而,你不能放任不管——让你的孩子负责任。
当他们犯错时,用语言解释为什么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你可以说:“我们不打人是因为这会伤害他们的感情和身体。”然后,给他们一个结果,例如让它们处于超时状态或拿走他们最喜欢的玩具下午。
强迫他们道歉不太可能有帮助。他们可能不会真的感到抱歉,所以让他们道歉可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但是你可以做一个道歉的榜样。当你犯错时,告诉你的孩子你很抱歉。你可以这样说:“很抱歉我没能及时回家带你去公园。我想尽快回家,但天太黑了,现在没法回去。”
记住,引导孩子的道德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将是一个持续到孩子上小学甚至更久的过程。
保护他们的自尊
作为父母,你可以影响你的孩子在犯错后是否会感到羞耻或内疚。如果你对孩子表达愤怒或变得冷漠,他们更有可能感到羞耻。
灌输负罪感,而不是羞耻感
当你的学龄前儿童伤害他人,违反了道德准则,他们应该有情绪上的反应。内疚是良心健全的表现,而羞耻则是自我价值低下的表现。
- 羞愧源于“我很坏”的想法。
- 内疚源于“我做了件坏事”的想法。
作为父母,你想引导孩子感到内疚而不是羞耻。感到内疚的孩子可能会意识到他们仍然是一个好人,能够在未来做出更好的选择。
内疚是正常健康的反应。这意味着你的孩子对他们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这可以激励他们做出弥补。内疚的感觉也可以防止他们在未来犯同样的错误。
另一方面,羞耻可能会让你的孩子认为他们不能做正确的事情。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在生活中做出的决定。例如,一个感到羞耻的孩子可能不会抵抗同伴的压力,或者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不会为自己挺身而出。
谴责选择,而不是孩子
不要用这样的话来谴责孩子的性格:“坏女孩!或“我对你太失望了。”相反,你应该关注孩子的行为,对他们说:“你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或者“你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我很失望。”
此外,纠正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情绪.所以不要说,“别这么生气”或“没什么好难过的”,而是说,“用内心的声音说话。当你在里面大喊大叫时,人们会感到不安。”
让孩子清楚地知道,感到悲伤、生气、兴奋或其他任何情绪都是可以的。但是打人、骂人或对人不好都是不可接受的。
挖掘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们理解自己的情绪时,他们就能开始理解其他人也有感觉。你可以开始谈论他们的行为如何影响其他人的感受。
教孩子感受
你的孩子无法理解别人的感受,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如何影响别人的,直到他们有了清晰的认识理解自己的感受.
在日常对话中使用有感情的词语。给孩子的情绪贴上标签,比如,“看起来你现在很生气,”或者“我知道你很难过,我们现在不能在外面玩。”
教移情
虽然你的孩子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同理心的概念,但开始教你的孩子了解别人的感受永远都不嫌早。
问一些问题,比如,“当你不分享时,你觉得你的朋友是什么感觉?”或者“你觉得你打那个男孩时,他是什么感觉?”帮助孩子标记这种情绪。
为了真正强调这一点,让你的孩子这样做显示你知道对方的感受。当你的孩子做出悲伤的表情来反映另一个人受伤后的感受时,他们实际上会感到悲伤一秒钟。这会让他们觉得其他人也有情绪。
提供的例子
你的孩子会从你的行为中学到更多,而不是你的言语。所以一定要言行一致。
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
俗话说,言出必行。如果你不想要孩子会说谎诚实的榜样。即使你认为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你的孩子也会认为不诚实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帮助别人,一定要让他们看到你在帮助别人。告诉他你在做什么,比如,“我们今天要帮爷爷打扫车库,因为我们爱他,这是一件好事。”
志愿者在一起
只要你陪着他们,你的孩子就可以做志愿者,以各种方式帮助别人。无论你们是一起在当地的动物收容所喂猫,还是收集罐头食品捐赠给食品储藏室,都要强调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重要性。
甚至简单的善举培养良好的道德感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为身体不适的邻居制作一张“早日康复”的卡片。然后,连同一盒鸡肉汤面一起送去。
来自Verywell的一句话
有时你的孩子会犯错误,让你怀疑你所做的任何事情是否能与他们产生共鸣。别担心——他们听到了。在你的持续指导下,他们会形成一个清晰的道德指南针。